刻钟是一个古代计时单位,相当于现代的15分钟。在中国古代使用的12时辰计时法中,一时辰分为八刻,因此每一刻钟等同于15分钟。古代的计时工具之一为“铜壳滴漏”,依靠壶内水滴的速度来计时。这个装置通过底部的小孔让水滴出,带刻度的箭随水位升降显示时间。一昼夜(24小时)水滴完毕,意味着100刻过去,所以每刻相当于14分24秒。清初时期,将一昼夜的刻数修改为96刻,每刻精确到15分钟,这一习惯沿用至今。
古代的时间单位还包括更细致的划分,例如:一年12个月,一月五周,一周六日,一日十二时辰,一时辰四刻,一刻三盏茶,一盏茶两柱香,一柱香五分,一分六弹指,一弹指十刹那,其中一刹那相当于现代的一秒钟。
“一柱香”的时间大约是半个时辰,即现代的一小时。这种计时方法常用于宗教活动,如打坐或打禅,以及古代夜间巡更。一盏茶的时间约为10分钟,而一柱香的时间则约为5分钟。
在古代,除了使用日晷和水钟外,还有漏刻法来计时,一昼夜划分为100刻,每刻约14.4分钟。时辰的概念对应一段时间区间,比如子时指的是夜间23:00至01:00,午时则指中午11:00至13:00。
随着时间的编制方法的发展,十时辰制、百刻制、十二时辰制等不同的计时方法逐渐形成。例如,在十六时辰制中,一昼夜被划分为十六个时间节点。到了宋代,机械式的时间计量设备出现,时辰和刻度的使用变得更为精确。
在更点制中,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之间有五点,用来报时。例如,四更造饭对应现在大约凌晨2:24,五更开船则约为凌晨4:48。漏壶的计时方式则是,一昼夜的100刻通过水位上升露出箭上的刻度来标示,每刻大约14.4分钟,因此午时三刻大约是现在的11:43。